网站首页| 食品新闻| 美食推荐| 热点新闻| 深度观点| 食品辟谣| 农业消息| 金融财经| 健康养身| 企业品牌| 地方食品| 保健食品| 综合新闻 | 国际新闻
> 媒体聚焦 > 正文

怎样的家庭沟通有助于提升孩子的社会情感培养?专家学者共议_世界视讯

2023-06-28 22:29:18        来源:极目新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怎样的家庭沟通有助于孩子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专家指出,能够理解情绪、允许表达、恰当交流、界限清晰、传递情感的家庭沟通将更有助于此。

6月27日,“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家校合作论坛”举行。 主办方供图

6月27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联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召开“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家校合作论坛”。论坛分为上下午场的主旨报告和圆桌论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终身教授袁振国强调,社会与情感能力是个人重要的幸福来源,是国家和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交流共同促进孩子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有长远意义的话题。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桑标教授指出,要推动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培养的家校协同共育从抽象走向具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导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边玉芳教授作了题为《社会情感学习:为孩子一生幸福奠基》的报告。边玉芳指出,父母教养是儿童社会情绪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能够理解情绪、允许表达、恰当交流、界限清晰、传递情感的家庭沟通有助于孩子的社会情绪学习。此外,支持型的家师合作也能够对儿童的社会情绪能力产生正向影响。培养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情绪能力,要发挥学校和教师的重要作用,通过家校共育并结合社会因素,共同促进儿童青少年社会情绪能力的提升。

上海市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杨雄作了题为《当前青少年社会心理社会心态与社会情绪能力培养》的报告。杨雄从青少年的社会情绪、社会心理与社会心态的概念辨析入手,指出当代青少年受到社会转型过程加速、国内外竞争加剧和全球经济发展受阻、社会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增加等方面的影响,青少年群体发展压力感和心理受挫感上升,出现了社交圈子窄、情绪管理和沟通交往能力欠缺、感到孤独和无助等青少年群体社会与情感能力问题。就此,杨雄提出要培养青少年“钝感力”,增强青少年“鲁棒性”,帮助青少年习得“幸福感”。

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李燕教授的报告主题为《亲子互动与儿童的社会情绪适应》。李燕通过量化研究证实了母亲过度控制对幼儿内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作用以及幼儿社会能力在其中起到的中介作用,并指出师幼冲突能够调节母亲过度控制对幼儿社会能力的影响。由此提出要通过提高母亲自觉、开展家园合作、进行家庭与教师教育干预来减少儿童的内化问题行为。

如何通过家校合作提升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圆桌论坛上,针对家校合作培养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过程中的职责分界问题,边玉芳教授强调在学校积极主导的同时,家庭要主动尽责,社会也应提供有效的支持,最终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情境。针对当下中国社会中三代人家庭关系结构对于培养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影响问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吴重涵教授指出,要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和时代特征对家长行为、家庭气氛的影响,重视祖辈和父辈之间的关系对儿童社会认知和情感、人际交往能力的塑造作用。针对是否需要用数值衡量家校合作中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刘俊升教授认为,要提高对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重视,但不能继续持有狭隘的“成绩观”;家校社应当协同创设促进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良好环境,探索将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发展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从而更加全面地看待青少年的成长问题。

关键词:

上一篇:全球观速讯丨好想谈恋爱电视剧 2015(好想谈恋爱 2015年三立出品偶像剧)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