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食品新闻| 美食推荐| 热点新闻| 深度观点| 食品辟谣| 农业消息| 金融财经| 健康养身| 企业品牌| 地方食品| 保健食品| 综合新闻 | 国际新闻
> 媒体聚焦 > 正文

鼓励生育要先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你怎么看?

2023-01-18 10:59:35        来源:中国商业新闻网

优化生育配套支持措施怎么做?三名“新老委员”这样说

“生育”话题近年来一直是热点。如何破解低生育难题,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关注。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与此同时,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优化生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化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和妇幼健康服务,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那么,该如何优化生育配套支持措施?破题点在哪儿?1月16日晚,来自医药卫生、民建界别的三名“新老委员”走进新京报千龙网北京两会访谈间,就相关话题进行对谈。

1月16日晚,来自医药卫生、民建界别的三名“新老委员”走进新京报千龙网北京两会访谈间,就相关话题进行对谈。从左到右依次为北京市政协委员杨学芳、马立霜、李海丽。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优化生育配套支持措施,要先解决“后顾之忧”

“近年来出生率较低,已经能看出问题,就此,北京提出优化生育配套支持措施是非常准确且及时的。”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儿科研究所普通(新生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马立霜表示。

“作为一名新生儿内科的医生,我能切身地感受到这些年来新生儿的数量在逐年减少。”北京市政协委员,国家儿童医院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综合病房主任、新生儿专业副主任医师杨学芳说。

“20年前我出新生儿专业门诊,一上午的门诊量就有40多个新生儿,但现在可能一天才会看七八个新生儿,除了受分级诊疗影响之外,还因为现在的新生儿越来越少了。”杨学芳说。

面对这一问题,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化生育配套支持措施和妇幼健康服务,加快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北京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李海丽表示,北京“优化生育配套支持措施”的提出非常及时。在她看来,由于我国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的进程,如果新生儿出生数量持续低迷,那会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大,养育孩子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李海丽指出,在优化生育配套支持措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先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与此同时,杨学芳指出,相关支持措施在具体细化过程中,政府各个部门需要做到联动与配套,拿出切实的福利政策,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生了?症结在哪儿?

新生儿出生率连破新低后,关于“为什么这一代年轻人不愿生了”的问题讨论从未休止。

在马立霜看来,父母对于“即将出生的孩子”就医、求学、就业等诸多方面问题的考虑是一大制约因素。

“从母亲怀孕到生育,到新生儿的照顾,贯穿始终的一个问题就是就医,如果遇到问题,在哪儿能得到很好的治疗?治疗后效果如何?能否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孩子?医保能够覆盖多少……诸如此类的问题困扰着不少家庭。”马立霜说,“孩子长大之后,能否享受托育服务?幼儿园学费有多少?有没有好学校的中小学学位?如何择校……可以说,伴随着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现在还有太多可能让父母困扰的因素。”

“包括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年轻人职业压力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再耗费时间和精力去养孩子,那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能成为很大的负担。”马立霜说。

李海丽表示,除了孩子就医、入托、升学的问题,从年轻父母角度来看,其经济方面的压力是另外一大制约因素。“作为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老实说,在现在的情况下,他们的收入让他们很难做到在满足自己好好生活的需求、肩负起赡养双方父母责任的同时,再抚养一个孩子,这对他们来说压力太大了。”

“很多年轻人在大城市都尚未有固定的住所,而且现在的年轻人非常上进,希望自己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再加上马委员刚刚提到的抚养孩子过程中会面对的困难,可能就让很多人打退堂鼓了。”李海丽说。

此外,杨学芳提出,社会观念的转变也影响着新生儿出生的数量。“传统观念下是应该‘先成家、再立业’的,如今面对多方面的社会压力,年轻人很难再秉持这一观点,而更多的是希望在社会上站稳脚,能够在有能力、有相对厚实的物质基础后,再去考虑养育孩子。同时,年轻人更渴望长久的感情,一旦结婚生子后婚姻出现问题,离婚后单亲或重组家庭会对孩子造成的不利影响,也阻止了生孩子的愿望。”

根据人口经济学的观点,经济增长普遍会导致较低的生育率,人口城市化、夫妻的时间价值及闲暇配置等经济因素都将影响到生育决策。

“所以说,我觉得要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相对轻松地工作,有相对优质的生活条件,回家之后也不必对孩子的培养过于担心,这样我们才能去谈倡导生育的话题。”李海丽说,“目前,从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看到了政府在努力去解决年轻人的这些‘后顾之忧’,效果值得期待。”

发补贴式生育刺激有用吗?到底该如何破题?

人口“警报”拉响后,为打破这一困境、减轻育儿压力,全国各地也纷纷采取举措,以生育奖励、补贴政策等方式鼓励生育。

近日,广东深圳拟出台生育补贴政策,按照差异化递进式对市民发放育儿补贴,生育三孩的家庭最高可拿到累计1.9万元的补贴。无独有偶,山东济南近日也印发相关文件,其中提出,济南市户籍、按照生育政策于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在孩子3周岁前,每个孩子每月可享受600元育儿补贴。

那么,这种非常直接的发补贴模式,是否能起到我们所期待的效果?

“对于刚步入社会的一部分年轻人来说,直接给钱能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作用,即经济补贴作用,但起到的效果可能非常有限。”李海丽说。

马立霜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孩子养育的成本,经济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此外还有时间、精力成本,这些因素很难用金钱衡量。

她表示,除了经济方面的补贴,社会能否为年轻父母提供生活上的便利,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能否在其他方面为年轻人分忧,去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尤为重要。”

杨学芳表示,单纯一次性补贴的“刺激”方式,较难调动社会的生育积极性,“从生到养到老,孩子的方方面面,父母必须要考虑,只有时机和条件成熟后,年轻人才会有生的欲望、生的勇气。”

“对症下药”出台政策,才是提高生育率的最佳办法。政府需加大对医疗、教育、住房等多方面的投入力度,将目前的资源转化为让更多家庭长期受益的社会资源,有针对性地化解育龄青年的担忧,才能破解这一难题。

关键词: 鼓励生育要先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中国年轻人拒绝生育 年轻人痛风对生育有没有影响 阻碍年轻人生孩子

上一篇:妈妈买900斤橘子等女儿回家过年 你有多久没见爸爸妈妈了?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