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2 08:26:17 来源:韶关日报
用心用情用力创温馨之“家”
翁源县坝仔镇退役军人服务站位于坝仔镇政府对面,鲜红色的招牌格外引人注目。走进服务站,办事大厅、办公室、接待室、荣誉墙、宣传栏,一应俱全。几个退役军人正在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办事大厅设有阅览区、军人风采展示区等,政治文化环境规范建设,拥军优属氛围浓厚,为前来办事的老兵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
“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切实加强退役军人保障工作、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做好退役军人优抚帮扶、就业创业工作,切实抓好‘四尊崇’‘五关爱’‘六必访’……”坝仔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徐世展对服务站的工作职责如数家珍。徐世展介绍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广大退役老兵服务,把服务站变得像老兵自己的“家”一样,提升退役老兵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老兵有空的时候也经常到服务站喝茶、聊天,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
据悉,近年来,翁源县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以示范创建工作为契机,通过以点带面,树立标杆的方式不断提升各级服务中心(站)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县、镇服务中心(站)编制人员到位,每个服务中心(站)还专门聘请至少一名政府购买服务人员协助开展日常工作,促进服务体系创建工作有序进行。在县服务中心及各镇退役军人服务站设立“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窗口”,聘请专业律师,引导退役军人依法反映诉求,为有需要的退役军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为确保帮扶工作更精准、更具针对性,翁源县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及镇党政机关退役军人党员带头与困难老战士、优抚对象结对、交朋友。通过勤走访、常联系,及时听取他们的诉求、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向他们宣传政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目前翁源全县退役军人党员结对帮扶90对,已全覆盖实地走访了一次以上,全面了解被帮扶对象的情况,真正实现“矛盾化解在源头、问题处理在基层、关心关爱在身边”,努力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一条龙”服务。
依托退役军人服务站,翁源共成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9个,已实现“一镇一队伍,服务对象集中社区一队伍”,共有志愿服务队员166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主动请战。4月16日,翁源发现一名新冠肺炎阳性患者,各镇志愿者积极投入一线工作,到社区动员居民开展核酸检测,到各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协助全员核酸检测,到服务站执勤等。在6月抗洪救灾中,84名退役军人志愿者迅速从龙仙、官渡、江尾、坝仔等地赶去翁城支援抗洪救灾工作,转移受灾群众600多人,他们不畏艰难,勇当“先锋”,充分发挥个人影响力带动身边人,树立退役军人良好形象,为全县志愿服务事业做出贡献。
翁源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刘春林介绍说,目前全县已有1个县级服务中心、8个镇级服务站、4个服务对象200人以上的社区服务站评为“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其中有1个县级服务中心、6个镇级服务站被评为“广东省五星级服务站”,2个镇级服务站被评为“广东省四星级服务站”,示范性服务站创建率达100%,通过星级示范创建实现了“服务平台体系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模式多元化、服务管理规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
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战场”
从翁源县坝仔镇七仙子生态茶场放眼望去,满山青翠。过去的五百多亩荒山,如今种上了涵盖金萱、丹桂、单枞、英红九号、冻顶乌龙等多个品种的茶苗。
“那时就是每天在茶园里,从凌晨四点到晚上十二点,摸索怎么管理,学习怎么制茶。”1959年出生的罗文是一名退役老兵,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1982年复员回到家乡被分配到供销社工作。2005年下岗后,他开始在坝仔镇上洞尖峰笔山上的一片山地上创办茶场。在当地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关怀和激励下,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门外汉”罗文成了茶叶种植制作的行家,七仙子生态茶场也摇身一变,成了一家集茶叶基地建设、生产、加工、销售、观光于一体的茶产业龙头企业。目前,茶场种植面积超600亩,年产茶量超30吨,年收入超300万元,惠及周边村民100多户。
“我们一直都非常支持退役军人回乡创业,积极发挥本地农业种养优势,引导探索产业振兴路径,打造联农带军新模式,鼓励支持退役军人以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目标,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以创业带动群众就业致富。”刘春林告诉记者,从2019年到目前,翁源县退役军人回乡创业人数达130人,其中在政府支持带动下,从事种养行业的退役军人比例高达60%。
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越来越多的退役军人在翁源乡村振兴的新战场上,续写军人荣光。
正在核酸检测现场忙前忙后的李灵杰是龙仙镇青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06年12月,他退役回到家乡后,始终不忘军人本色。2018年以来,他带领村民持续发展本村“一村一品”红边扁豆、鹰嘴桃种植产业,大力推进基础设施、道路、水利、路灯、党群服务中心、青云村农产品交易中心等民生工程建设,使青云村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实现美丽蝶变。
“要把发展作为村里的头等大事来抓。只有村级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了,才能更好地树立党支部在群众心中的威信。”实现了从退役军人到村领头人的转变,谈起担任“兵支书”的体会,李灵杰思路清晰。在党支部的带动下,2019年,青云村荣获“广东省文明村”和“国家森林乡村”荣誉称号;于2021年荣获“全国第八批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
据了解,结合实施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开展选调生、公务员等工作,翁源注重招录、选调有服役经历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借鉴推广“兵支书”经验,在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中选取优秀退役军人到村社“两委”任职,助推本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截至目前,共有98名退役军人任职于村社“两委”。
此外,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翁源以广东(翁源)兰花学院为培训平台,针对全县有就业意愿的失业退役军人,开设种养、农旅、电商等培训课程专业,搭建种植(养殖)、研发、营销、服务一站式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自2019年以来,全县参加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达2000余人。
翁源通过撬动更多龙头企业参与支持,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创业激情,集结军农合力,落实联农带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办实事解难题应急救助暖人心
2019年,广东省政府联合21个地级以上市政府共同出资10亿元设立省退役军人应急救助基金,每年将基金运营管理取得的收益和孳息5000万元用于救助基本生活严重困难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依条件给予1万-1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救助。
翁源籍退役军人曾强礼就是该应急救助资金的受益人之一。
2018年底,曾强礼被医院确诊为急性白血病,第二年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他因需在家休养身体,无法外出工作而无收入。其爱人在翁城镇打零工,其儿子为学龄前儿童,一家三口月收入仅有1398元,生活拮据。
2020年5月,翁源退役军人事务局得知曾强礼病情后,马上派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慰问、了解情况,并结合省退役军人应急救助资金政策,帮忙收集整理佐证资料,及时把资料提交给上级部门审核。经过不懈努力,于2020年9月成功为曾强礼申请到一次性救助资金10万元,这是政策内最大救助额度,也是截至目前韶关获得的较大单笔应急救助资金的救助案例之一。
“感谢你们为我争取到了这笔资金,这对于我来说不仅是救命钱,更是暖心钱。”曾强礼说,这让他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优待和关爱。
据介绍,在《广东省退役军人应急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施行后,为更扎实开展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翁源县制订《翁源县退役军人困难救助暂行办法》,迅速组织、深入推进,通过统筹谋划,层层压实工作责任。通过组织各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负责人参加退役军人应急救助资金使用培训,对《广东省退役军人应急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进行政策解读、答疑,进一步指导乡镇(街道)开展应急救助工作,应急救助业务培训覆盖至全县174个服务中心(站)。
“我们通过‘五个一’系列宣传活动,即一次座谈会议、一次走访慰问、一次对象回访、一次媒体宣传、一次志愿活动的宣传方式,全方位向全县退役军人大力宣传退役军人应急救助工作相关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困难退役军人申请应急救助,对因病致贫的退役军人进行帮扶。”刘春林说。
根据省、市相关要求,翁源县充分发挥村(居)退役军人服务站的作用,以县、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为头的“排查岗”对全县困难退役军人进行排查,对符合条件的,逐级上报;申请材料不全的,当场一次性告知所缺材料;不符合条件的,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耐心解释清楚政策,不因此增加以后的工作矛盾;伪造、隐瞒信息的,取消其申请资格。初步审核后,经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班子开会研讨,确保应急救助申请符合条件、资料齐全再进行全县公示,做到透明、公正、公开。截至目前,掌握了20多名困难退役军人,其中患有大病的困难退役军人惠及应急救助,多因病致贫,生活拮据。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翁源县已有21名退役军人获得省应急救助,救助金额合计69万余元,其中两名退役军人分别获得最大救助金10万元,并已为425名退役军人发放临时救助,救助金额合计103.92万元。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持续拓展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渠道,切实为退役军人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持续提升退役军人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上一篇:通化市工商联首届会员企业 内购节启动仪式举行
下一篇:最后一页